圖/文 沈唐
在諮詢過程中,時常有同學會問我:『老師,手上這一張圖卡,到底是指他(對方),還是我的狀況啊?』
我都會先反問諮詢者:『你究竟想要知道什麼!』
「想要知道什麼訊息」,這訊息對我產生何種意義,這才是我們做潛意識溝通的根本關鍵。
如果你沒有明確要溝通的人、事、物標的項目,那麼就算抽取了一張圖卡,所得到的訊息你恐怕也無法明確解讀其意義。
這狀況就像我告訴你明天高雄可能會下大雨(機率高達八成),但如果你沒有要出發前往高雄旅行或辦事,就算「下大雨」訊息明確,對你也沒有產生任何意義。頂多在明天發現高雄真的下了大雨,心裡覺得沈唐老師以及ICU圖卡很厲害而已。
那至於為什麼一張潛意識溝通圖卡(ICU Card),可以同時看到自己與對方的訊息呢?!
其實這與我們大腦裡面的「鏡像神經元」有關。
我是昨天凌晨(7/4)寫的文章【樂觀必須是一種行為,不只是想法】,裡面提到「對鏡子笑」,笑久了妳會真的感覺到開心,這就是鏡像神經元造成的,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開始。樂觀也是需要學習的。
1960年代,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avid H. Hubel與Torsten N. Wiesel發現,大腦有負責各種功能的神經元,卻沒有人想到有負責「模仿」的低層次神經元,我們還一直以為是透過思考、高層次的皮質才引導行為呢!
人類既然是透過模仿來學習,於是乎我們發現,有時候對小孩子來說,語言不是好的溝通方式,因為他們還聽不懂,但不是不會。
我舉一個例子,你很快就能夠明白:小孩子可能不懂何謂「小於100的最大整數」;但若妳告訴他:『媽媽給你零用錢,可是不能大於100元,你要多少呢?』他會立刻答出『99元』。
所以有時候遇到溝通問題,覺得對方怎麼這麼難溝通啊?!其實問題搞不好就像照鏡子一樣,看看妳在鏡子裡面看到誰,究竟是誰難溝通呢?!
兩個人的互動,無論是夫妻、親子、朋友、同事、合作夥伴...,彼此之間的溝通經驗,都將促使神經連結,這也是為何在使用潛意識溝通圖卡時,妳看到了訊息自然可以著手進行溝通的改善,畢竟改變自己比改變對方容易多了,更何況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,從潛意識裡來改變神經迴路更是一種不費力的改善過程。
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有限,因此透過閱讀、他人的經驗,引發鏡像神經元的活化,進而學習與精進,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,可以更加宏觀一些。
我所設計的ICU圖卡「12」與「21」就是一個鏡像數字與訊息。
與各位正在使用ICU潛意識溝通圖卡的朋友們分享。
沈唐 我懂你
I See You
點擊次數: